養護管理是高等級公路綠化工作的重要內容,對于保持高速公路綠化的景觀效果,發揮生態效能,保障行車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。由于高速公路特定的環境條件,栽植的各種花草樹木要實現正常生長,體現綠化效果,必須加強養護管理工作。否則不論選種、栽植多好,也達不到美化效果。因此,在高速公路綠化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,進一步重視和研究綠化養護的管理技術,進而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,顯得十分必要。
水分管理
目前高速公路綠化帶尤其是中央分隔帶的綠化養護管理,由于戰線長、數量多,又無自然噴灌系統設施,土壤持水量小,土質多為修建公路時遺留的雜質土,中央分隔帶的花草樹木所需水分主要靠人工補給。
在日常養管中,澆水次數多少,依天氣狀況和旱情而定,以能保證各種植物正常生長為原則。在自然降雨量少的情況下,特別易出現旱情,必須掌握好生長期的澆水即4至10月的澆水次數,休眠期的澆水,即11月上、中旬的封凍水,2月中、下旬至3月上旬的解凍水,每次灌水量水深15至20厘米,單株植每穴灌水0.15至0.2米,如因坑小水量不足可連澆兩次,不可水量過小,不能只澆表皮。
澆水應依次進行,以防漏澆。澆水必須適時,不能等旱情特重的時候進行。如有條件的情況下,澆水后要適時松土除草,既減少土壤水分蒸發,又減少雜草與樹木爭水爭肥,以利于保墑、通氣和根系發達。院落、立交草坪應見干即澆,而中央分隔帶的草皮一般隨澆樹時進行。
養分管理
在水分正常供應的情況下,要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,必須有相應的營養元素和養分物質的供應。對于中央分隔帶,由于樹木數量多、戰線長,若用農家肥,其用料量太大,最好施用葉面肥。院落、立交匝道、廣場等面積集中,土質較好,施肥量及次數可相應減少。
基肥一般在深秋和初冬進行,此時樹木從根頸以上均處于休眠期,而地下部分還處于高峰期,有利于根傷愈合,而且增加土壤孔隙度,有利于保墑。
追肥的季節應根據植物的生長特點決定,由于高速公路里程較長,追肥的次數一年兩次為宜,最好與灌溉工作有機結合。追肥的時間一般在4至6月底前進行,不宜太晚,否則易引起樹木抽條,不利越冬。肥料成分應以N、P、K為主,施肥后最好跟上澆水,以免肥效散失。
整形修剪
高速公路上車速快,空間封閉,必須確保綠化植物不能影響司機的行車安全,因此要及時對中央綠化帶、邊坡、立交等區域的綠化植物進行定期修剪。
花灌木在修剪時間上應注意,凡先開花后出葉的,如榆葉梅、紫荊等,應在春季花后壓縮修剪老枝,適當疏剪弱枝,以促發壯枝,利于次年開花。喬灌木的修剪主要是為了提高成活率和注意培養樹形,同時減少自然傷害。因此,應在樹冠不影響美觀的前提下適當重剪,其生長期修剪一般在5至6月份進行,休眠期修剪一般在10至11月份進行。但注意中央分隔帶的刺柏、龍柏類由于生長相對比較緩慢,一般每年在10至11月修剪一次;黃楊每年在生長期和休眠期均要進行修剪。
中央分隔帶黃楊、龍柏的修剪,必須保持水平面一條線相平而兩側面應略有一定傾斜度,即橫斷面是梯形(即上窄下寬),這樣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,不出現下面光禿等現象;而刺柏樹形較好,僅修剪頂部保持水平。若有病蟲枝、干枯枝和伸出鋼板下側的枝條等均應及時修剪。同時清除雜樹及纏繞物。綠化平臺樹木的修剪,除松、柏等常綠樹種一般不動剪外,其余樹種均應按其自然生長形式人為進行修剪,如紅葉李采用除主干上的萌蘗枝芽、龍爪槐采用除頂部直立枝和修剪下垂枝、對影響行車的小葉女貞采用休眠期重剪造型等,但所有苗木應除病蟲枝、干枯枝等。
立交區、院落、收費廣場等樹木的整形修剪,要本著“造型各異,美觀大方”的原則,根據環境中的建筑物、地形地貌確定方法,還應保持原有設計圖案形狀,描繪出具有不同風格的園林藝術圖案。修剪時盡可能添枝著色。
病蟲害防治
由于高速公路綠化戰線長,面積大,養護管理難度大,所以病蟲害很難預防,故要經常巡視,發現病蟲害就及時防治,若不及時防治就會迅速蔓延,應以防為主,防治結合。
在設計上注重綠地植物配置的合理性,如楊樹、柳樹等不能長距離單一栽植,柏類不能與蘋果、梨等果樹近距離配置等,設計時應注重混交,防止因配置不當而造成病蟲害的發生。平時做好測報工作,做到早發現早治療,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預防性打藥在每年的3月、10月各進行1次。噴藥時間應在晴天、無風的早晨或下午進行;使用農藥時要“巧、準、狠”;不能長期使用某一種農藥;要對癥下藥、不能盲目用藥;使用農藥時的濃度要適度;噴藥時要從葉上部和背部均勻噴灑,不得有遺漏。在實際工作中,要合理選用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,揚長避短,充分發揮農藥的優越性;秋季在地面至1米左右高的樹干上涂刷一次細石灰漿,不僅可以防止菌染腐爛,還可以增加美觀效果。
|